27日,记者在城东镇城东村的连片大棚区看到,棚外,种植户在路边支起了一个个售卖西红柿的小摊儿,购买西红柿的顾客和前来收购西红柿的车辆不断。棚内,不少种植户正忙碌地采摘已经成熟的西红柿,以供售卖。
“多亏了咱镇里党员干部、志愿者帮忙,4000多斤滞销的婆婆丁都卖了出去,才没耽误这下茬西红柿的种植,要不棚里哪能有这喜人的丰收景象。”付亚荣一边说着一边摘下一个西红柿掰开,只见外表看来不是特别红的西红柿,里面红彤彤一片。“咱家西红柿是水果柿子,纯绿色食品,施农家肥、采取生物防虫技术,而且都是让柿子自然熟的,酸甜可口,且甜味较多,口感可好了。”说起自家的西红柿,付亚荣一脸骄傲。她告诉记者,由于她家西红柿口感好、品质高,不少回头客来购买,也有客商专门来收购,一点不愁卖。
近年来,城东镇党委、政府紧紧围绕开原市委、市政府决策部署,坚持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摆在突出位置,积极推进土地流转,推动发展大棚特色产业,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。“随着消费观念的改变,大家对山野菜情有独钟,而婆婆丁浑身上下都是宝,具有非常好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,近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,市场前景十分可观。”城东镇党委书记杜娇介绍,婆婆丁好种植、易管理,经多次考察研究,城东镇决定借助传统蔬菜大棚的资源优势,引导种植户种植大棚婆婆丁,发展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。
温室大棚控制系统是一种智能化管理大棚的科学系统,这种系统需要相应的感应设备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,温室大棚控制系统是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农业的体现,通过系统设定的各种指令,自动化的完成管理工作,无需大量的人工操作,是一种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必要工具。
有了温室大棚控制系统的技术加持,温室大棚也可变身为“智能工厂”,在智能温室中,所有的温室作物都是通过物联网技术进行栽培的。传感器负责采集温室中的温度、湿度、土壤温湿度等农业环境要素,而控制中心则负责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运算分析,实现远程喷淋 、调温、换气等自动化操作,为温室中的作物打造一个适宜的生长小环境。温室大棚控制系统不仅让农民伯伯省心放心,而且提高了温室管理的精细化程度,大大提高了资源利用率,大棚生产的效率和品质都大大提升,提高了设施农业的可控性和综合效益。
温室大棚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监测大棚内的数据要素,通过大棚内的数据要素,可以实现自动控制相应系统,调节室内的温度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