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加快实施“十园百区”建设,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强化科技创新驱动,在助农增收上运用了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新科技,施肥机会按照用户设定的配方、灌溉过程参数自动控制灌溉量、吸肥量、肥液浓度、酸碱度等水肥过程中的重要参数,实现对灌溉、施肥的定时、定量控制,充分提高水肥利用率,实现节水、节肥,改善土壤环境,提高作物品质。智能水肥一体化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大田、温室、果园等种植灌溉作业。
乌拉特前旗农业政府紧紧围绕推进“四控”行动,不断创新以智能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为代表的高效节水现代技术,让传统的农业种植方式得到改变,推动现代农业节本增效。
在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合作社鲜食番茄高质量科技示范园区内,成片的大架西红柿长势喜人,地里全部铺设了自主发明的便携式智能水肥一体化滴灌设备,轻按下开关,田里的喷灌系统立即开启,清澈的水雾洒向田间西红柿。
智能水肥一体化滴灌设备由基站统一控制,让园区不受时间限制便可进行水肥滴灌操作,实现水肥精准化。说起该园区使用的这套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,乌拉特前旗合作社合理事长苗军给我们算了一笔经济账,他告诉记者,园区西红柿严格执行农业标准化种植,充分运用“四控”技术,增施有机肥,采用膜下滴灌、水肥一体化技术,水肥精准、定时、定量供给。
圣启科技技术员驻合作社人员介绍:在保证水份和肥料充分供给的情况下,可以充分利用有效积温,促使西红柿产量增加,果肉品质更好,效益更高,较传统灌溉节水90%以上,亩产量达到2万斤,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使得亩均效益大幅增加,在生产上真正实现了“四控”的优质高效种植。苗军说,“我们用了滴灌以后,西红柿产量增加了,与过去相比较,每亩地的成本降低到15%左右,但是我们的效益与产值相对增加15%左右,预计每亩将达到2万6千块钱左右。”